创上海顶升高度最高纪录
隧道人助力
军工路快速路与中环“牵手成功”
服务中心城区路网能级再提升
6月1日,由隧道股份市政集团承建的上海军工路快速路新建工程Ⅱ标中环立交节点顶升改造施工完成,嫩江路上下匝道开放,实现了军工路快速路新建工程与中环的互联互通,将与“同济路—逸仙路—军工路—中环东段—申江路”共同构成中心城东部地区新的一条南北向快速通道,有效缓解军工路北段的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浦西中心城东北部快速路网能级。
通车前夕
上海电视台等主流媒体
聚焦报道这项民生工程的最新进展
“百点”同步发力
创上海顶升高度最高纪录
上海军工路快速路新建工程Ⅱ标中环立交节点顶升改造工程最大抬升高度为7.654米,是上海顶升高度最高的工程。
工程桥梁顶升段全长220.51米,总重高达8000吨,顶升面积3638.4平,顶升调坡变化3.4%,梁体转动和平动位移大。隧道人不仅需要把数千吨的庞然大物抬升至3层楼高度,还要确保顶升完成后与现状拼桥姿态一致,施工难度、风险和精度要求都极高。
施工时,隧道股份市政集团合计采用162台千斤顶等比例同步顶升,并利用PLC控制系统、采用位移与顶力双控技术为施工“护航”,同步控制精度达到±1.0mm,压力传感器精度为±0.2Mpa,确保整个顶升过程安全且精准。
国内首例“丝滑顶推”
预制装配工艺再升级
除了顶升高度在业内“首屈一指”,项目还采用了预制装配施工工艺,预制装配率高达95%。在涉铁段作业期间,项目团队更创新打造了国内首例预制装配纵向分片盖梁设计及施工技术,将盖梁横向分为两片,分开预制、依次吊装,实现“轻量化”装配施工。
在民星路匝道顶升施工期间,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预制拼装盖梁顶推滑移施工工艺,通过利用新建承台作为反力基础,设置滑移支架,滑移预制盖梁至目标位置,有效解决了顶升段与新建段交接墩施工空间小、传统盖梁吊装施工工艺不可行的施工难题。在滑移过程中,使用球头千斤顶及PLC系统同步控制,过程中持续观测与纠偏,克服了不均匀受力导致的梁体转动及位移误差,将偏差控制在5mm以内。在滑脚终址处,则设置钢结构限位挡板,确保了盖梁预留孔与双立柱72根预留钢筋位置一一对应。
军工路快速路新建工程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实现主线高架贯通。届时,可实现大型货运车与客运车辆分离,满足区域内大型社区便捷化出行要求,全面提高军工路通行效率。
鼓足干劲、接续奋战
加速推进全线结构贯通 ]article_adlist-->为上海快速路网完善提能
贡献隧道力量股票配资佣金
竞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